戶外媒體是指主要建筑物的樓頂和商業區的門前、路邊等戶外場地設置的發布廣告的信息的媒介,主要形式包括、氣球、飛艇、車廂、大型充氣模型、高校內、高檔小區走廊樓道等。
傳統認為是設置在戶外的一些媒體表現形式為戶外媒體。這個概念是狹義且不準確的,隨著廣告業的繁榮發展,戶外媒體應該有更準確的定義:是存在于公共空間的一種傳播介質。
相關報告:智研咨詢發布的《2016-2022年中國戶外媒體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》
戶外媒體先于城市而存在,促進城市的形成和繁榮,并形象解讀、個性烘托城市的品位,戶外媒體與所在城市是相生共榮、互相促進的伙伴關系。在宜居城市、智慧城市建設中,戶外媒體在創新設置情趣化街道設施、趣味打造人性化公共空間中,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
2015上半年省級衛視花費TOP20品牌,最近4年同期在一線衛視的花費占比,多數都在減少,康師傅、伊利、清揚、歐萊雅、肯德基都表現明顯。
電臺在前兩年的資源調整后重新實現花費的快速增長,增幅有較大提升,達13.1%。新聞/時事類電臺節目的廣告吸引力正在增大,花費較去年同期增長21.5%。多數投放電臺廣告的重點行業增幅優于去年同期,房地產/建筑工程行業仍保持37.2%的較快增長。
一、戶外媒體的五大特性
1、空間資源的獨占。戶外媒體附著在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間中,地理位置的唯一性、不可再生性,決定了每一處戶外媒體的獨占性。各地政府對設置戶外媒體制定了嚴格的規劃,并據規劃予以審批或監控,這從法規上確保了空間位置的稀缺性和戶外媒體的獨占性。因此,獨占稀缺城市空間資源的戶外媒體,具有一定的壟斷效應。
2、生活軌跡的黏連。戶外媒體主要依據市民出行及家外生活的軌跡而巧妙設置,具有很強的黏連性和伴隨性。在不浪費市民時間、不負擔任何費用的情況下,戶外廣告為市民在家外經歷的時空增加趣味,或提供某種便利,增添市民外出時的附加值,為市民在家外途經、等候、休閑的場景增光添彩。戶外媒體是市民感官和肢體在家外的舒展和延伸,是市民在家外的心情驛站,是所在城市的公眾表情。